本文作者:nihdff

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商朝时期甲骨文

nihdff 02-12 50
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商朝时期甲骨文摘要: 殷商的统治者,在甲骨文里被称为王,在史记里被称为帝,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甲骨文是商朝祭祀用的卜辞,里面都记录了些什么事件?殷商的统治者,在甲骨文里被称为王,在史记里被称为帝,如何解释...
  1. 殷商的统治者,在甲骨文里被称为王,在史记里被称为帝,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2. 甲骨文是商朝祭祀用的卜辞,里面都记录了些什么事件?

殷商统治者,在甲骨文里被称为王,在史记里被称为帝,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谢谢邀请!

帝是后来的称呼,殷商时还没这种称呼,通称为王,所以后来史记又把称为帝,同样的人,称呼不同而已!

当时的帝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

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商朝时期甲骨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帝者,德合天地曰帝。

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

而这样的人,必然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愿意让他来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导教化大家,于是所有人推举他为最高管理者。

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商朝时期甲骨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后来人们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于是“帝”的意义发生变化,由原来代表道德修养境界变为后来的地位象征。

到秦赢政干脆叫皇帝

《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

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商朝时期甲骨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

看了几个答题基本上在胡说八道。

基于这个现象,有人怀疑甲骨文中的王应读为玉。这样一来,原有解读体系基本要被推翻,由此建立的商史要推倒重来。

保守一点的解读是,生时称王,死后称帝。甲骨文中的占卜都在生前,史记的记载都是死后。而且从甲骨文的占卜体系来说,也是以先公先王宾天帝天神而占,死后升为帝,合乎这个体系的习惯。

关于这个甲骨文出土以来,实际情况可能是忽略了,它里面内容真实性,到底写些什么范畴方面的事吧?

据己摸索理解的真实存在于:甲骨文是『刻骨铭心』→记载『两仪』之间的关系统治的事情,才是甲骨文内容范畴的第一要素之『刻骨』。

除此之外,什么什么祭祀之文,什么什么占卜之言,从来都没有人敢于作出肯定的答案

至于,为何把甲骨文里面的内容范畴,定义为『两仪』血缘关系统治事情的内涵记录

其一,一仪需要把另一仪记载入史,这是玄黄血缘关系统治历来的祖训规矩;比如《尚书》等等的真实存在史迹上,帝王历史上的经历没有必要否认吧?

----------------------------------------------------------

传世文献所记载中国上古历史是「层累的造成」: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

完整系统的「三皇五帝」概念,其实是到战国秦汉才有,而且概念不一:

所以,「三皇五帝」的概念越早越模糊,越晚越清晰,越系统。

比如:《尚书》只有「尧、舜、禹」,而没有「炎、黄」。

《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是当时汉代人的「意识形态」,当时战国秦汉才有的称谓。

--------------------------------------------------------

汉字「王」取像自「斧钺」,本义是指的拥有军权和司法权的首领,绝对不是一种「神化」的统治者的称谓。

甲骨文是商朝祭祀用的卜辞,里面都记录了些什么事件

商人重鬼神,凡事都要占卜,上到用兵打仗,预测天气,下到打猎、女人生孩子、疾病凶吉都要占卜。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甲骨文毕竟只是贞人预测之用,对全面了解商代历史有很大局限性。


武丁大龟)

确实,甲骨文是商朝祭祀用的卜辞,所以,别对它的内容希冀太高——记没记夏朝,说没说黄帝等等,没有也很正常,或许是还没发现也有可能;但是,更别小看了总量五千字,解读千多字的甲骨文,其涉及商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外交、宗教、文化、习俗、生活各个方面,不啻为一部百科全书。 只能则其要者而言之。(墨写甲骨)

一,甲骨卜辞,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为信史。关于商王世系,司马迁的记载,与甲骨文中祭祀的商王,只有个别差异。1929年,董作宾先生发现了甲骨卜辞中的“周祭”制度——对在过位的商王循环往复一轮轮祭祀。社科院常玉芝研究员深化了这个研究。学者们认为,周祭是商代根本性的祭祀制度,更是根本性的政治制度。殷商人除了祭祀立国前的先祖神,比如契之外,对上甲微成汤开始的商王,分为十旬,就是十组,按照规定好的礼仪、程序逐一轮番祭祀。通过周祭卜辞,不仅对商王世系一目了然,而且对商代王位传承规则,也有了全面认识——一定是“父权子承”,只是执行的不好,接二连三出现了“兄终弟及”的情况。在周祭中,凡属于“父权子承”的先王,都同时祭奠其媳妇,有时候还是两个;凡“兄终弟及”的,都只祭奠先王一人。这也就找到了理解司马迁记载的“中商时期九王之乱”的根据——那个时期恰好反复出现了破坏“父权子承”制度的情况。 (求年卜辞)

二,甲骨卜辞,揭示了商代的国家宗教和民族信仰。史书载,玄鸟生商——玄鸟是商代的图腾。于省吾先生曾考证一件带铭文的商代青铜器,说上面是“玄鸟妇”三字的合文。甲骨卜辞中,亦有向吞了鸟蛋生下商人先祖契的有娀氏问卜求子的记载。另外,甲骨文中的商人高祖王亥,“亥”字为“以手持鸟之形”。这样的甲骨有数十片之多。卜辞中,还能看到当时对天神的崇拜。甲骨文中的“帝”字,一是名词,指天神;二是动词,指禘祭;三是庙号的区别字。商代认为,上帝主宰气象,旱涝、雷雨、冰雹、云风都管,求上帝“令雨”、“令风”的卜辞很多。上帝还掌管年成,祈祷上帝保佑丰收的卜辞常见。另外,上帝还左右城邑安危、战事胜败、王族福祸。卜辞透露出,商人崇拜自然神,包括太阳神、风神、云神、雨神、四方神。代表东南西北的四方神,管着各自的风神,代表不同季节,其中的东方神和西方神还在卜辞中被称为东母西母。另外,自然神中,还包括土地、山川、河流等神衹。商人的崇拜和信仰中的重要内容是祖先崇拜,前面已经说到周祭,不再详述。(商先祖王亥卜辞)

三,甲骨卜辞,尽管基本是祭祀、问卜、求佑等内容,但展露了商代各方各面的面貌。比如,可以知道那时农业已比较发达——代表农具种类的文字繁多,虽未见甲骨文的犁字,但青铜器的犁铧已有出土;当时的耒,需要至少两人操作;在王田上,曾同时有两千人干活;主要农作物有粟、黍、麦、稻、豆、高粱等等;***仍然是重要生产活动,经常一次猎获上百头野兽;那个时代气候温暖潮湿,中原野象遍地,卜辞中多有一次抓住十头、七头象的记载;家畜养殖具有规模,牛羊马牛鸡鹅甚至大象都人工饲养,商王和贵族还经常视察;酿酒业发达,品种不少,档次分明,卜辞屡屡记载贵族和方国向商王进贡美酒;商业比较发达,[_a***_]规模不小,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卜辞里说到有人向商王献贝;对疾病区分很清楚,用于病痛的字不少,头疼、牙痛都需占卜;商代对天文已很关注,有专门官员负责在固定的观象台观察天象;商朝有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历法,卜辞还记录了多次置闰的情况;对一些星宿的命名与周代一致;王城建设规划程度不低,卜辞记载了王畿和外服城邑的布局;管辖诸侯、方国,以及涉及外交、战争的卜辞很多。


(商高祖夒卜辞)

甲骨卜辞还包含了很多内容,篇幅关系,不多论及。商代距今3000年以上,不过当时各方面的发展程度,可以用叹为观止来概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甲骨文中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wnw.com/post/53179.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