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ihdff

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

nihdff 02-26 36
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摘要: 西周分封时为什么把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吕尚)封到远方?西周分封时为什么把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吕尚)封到远方?首先我们先还原一个事实,召公奭和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在武王...
  1. 西周分封时为什么把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吕尚)封到远方?

西周分封时为什么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吕尚)封到远方?

首先我们先还原一个事实,召公奭和周公旦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后,举行的祭天大典中,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可以看出他们俩的地位仅次于武王之下。

后来武王把鲁(今山东一带)作为周公旦的封地,把蓟(今北京一带)作为召公奭的封地,不过两位功臣没有自己的封地,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了封地。

周公旦和召公奭依旧就在武王身边辅佐,武王死后,两位又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姬诵。所以说,把他们封在远方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而且周公旦和召公奭分陕而制,有自己私人的地方。一个管理西边,一个管理东边,没有任何影响

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我们主要说下姜子牙

姜子牙作为武王伐纣的重要功臣,其功劳不言而喻。西周实行分封制,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国,确实有点远,但是有原因

国人被称作夷人,他们比较不拘小节,比如说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而且私生活比较乱,比如男女随便乱搞,在其他人眼里骂声一片,正想着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姜子牙就是齐国人,于是把姜子牙分封到齐地,来了个以夷制夷,就是为了方便管理。

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谁知姜子牙的后代出了个姜小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跑题了~)


召公奭是周王室成员,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师父,他们三个都为周王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论功行赏时,召公到了北方,周公、太公到了东方,明面上的原因是“以藩屏周”,为周天子看家护院;仔细分析的话,还有多层含义。

01:召公奭

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召公是姬姓家族的核心成员,武王伐纣时期,亲自护卫在周武王姬发的身边;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国政就有他和周公旦共同主持。对于如此重臣,防范是必须的,承担重任自然也免不了。

召公封在远离中央的边陲地带,几代过后,对周王室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减轻,自然就不会形成威胁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召公能力突出,对周王室可形成坚固屏障。

北方除了游牧民族外,商朝后裔箕子在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政权这个***对周王室也有不小的威胁——周武王和箕子沟通后,箕子远走辽东,其中的味道十分耐人寻味。

02:周公旦

将亲弟弟周公旦封到齐国的周边,既有防范也有监视齐国的意味。

防范的意思很明显,周公旦名气过大,周武王在位时,还显示不出来;一旦周武王过世,年幼的太子比能力、比威望,都不是周公的对手。周武王理所当然的要防备,具体手法和对召公差不多。

周王室对立有奇功的太公望是不太信任的,甚至还有畏惧的心理,这从论功行赏后第二天就让周公望马上动身就可看出一二,要不然凭他的威望,后来的“管蔡之乱”估计就不会发生。

03:太公望

分封天下后的第二天,太公望就动身前去封地营丘了,除了上面分析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东夷势力强大,急需这位杰出的军事奇才前去平叛。

实际上,太公望还没到达营丘时,东夷部落就前来攻打,倘若换一个平庸之辈,估计命就搭在这里了。太公望结合当地习俗,简化礼仪,迅速稳住了局面,站稳了脚跟,从此之后,东夷部落对周王室基本就没啥威胁了。

让军事天才太公望和周礼的制定者周公旦做邻居,估计周武王也没少花心思,简直是绝了。

中国古代社会早期,即夏商周时期,政治统治方面没有中央集权的概念。以商朝为例,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叫内服,也叫王畿,众多的附属国叫外服,外服名义上臣服商王朝,交纳贡赋,与商王关系疏远,有时发动叛乱,与商朝首都距离远的附属国关系更加复杂。

周朝建立后,面对复杂的商民族居住区,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民族居住区占全国的2/3,商民族居住区占全国的1/3。但是,商民族占全国人口的2/3,周民族占全国人口的1/3,而且商民族集中分布于东南东部东北一带,本来商民族的商王朝就是中央***,而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周王朝来说自然是人心不服。为了镇守东方边疆,巩固辽阔的地域。周武王决定派重要人物镇守东方,于是派周公旦在山东南部建立鲁国建都曲阜。曲阜曾经是商朝首都,可见鲁国的重要性。派姜子牙在山东北部建立齐国,建都营秋,后来迁到临淄,姜子牙很快镇压了当地部族的反抗,恢复了社会秩序,可见周武王用人得当。派召公奭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建立燕国,建都蓟,其位置处于镇守北方的前沿地带。

“小邦周”战胜了“大邑商”,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西周的统治者面前:即无力维持如此广大的疆域。那么,西周统治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便是分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把同姓诸侯分封在王室周围和战略要地,以此来拱卫王室。那么,为什么周公被封到鲁、召公被封到燕、太公被封到齐呢?

西周两次较大规模的分封是周武王和周公两次,虽然以后也陆续有分封,但无论是规模还是重要性,都不及这两次。而在分封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血缘亲疏来分封,少量地照顾到了勋亲功臣。而在这些分封的同姓诸侯中,为什么周公被封到鲁呢?这其实和周公东征有密切关系。

周武王去世,继位的周成王年幼,周公害怕诸侯不服,因此周公摄政。但周公摄政的举动,使得管叔、蔡叔产生了误解,认为周公想要夺取最高权力。因此管叔、蔡叔和殷商遗族武庚勾结,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刚建立不久西周***的稳定,周公开始东征平定叛乱。殷地三监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但周围响应叛乱的薄姑、奄等国还没平定。这些地方是属于东夷族建立的***,和殷商关系密切。

为了彻底解决隐患,周公继续向东方挺进。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奄都是商王南庚、阳甲的旧都,该地民众和商朝有难以割舍的联系,而且国势在东夷中是最强的。周军经过残烈的斗争才打败奄国,其中一部分奄国人民被迁往南方。而且为了报复奄国,不仅斩杀了奄国的国君,还烧毁了宫殿,把宫殿原址挖成一个大坑。由此可见,当初的周军对奄国是如何憎恨。打完这一仗,周军已经厌战,无力继续征讨。

但为了防止殷商势力卷土重来,必定分封宗室前来镇压。而奄国是周公平定的,因此封周公于鲁,都曲阜。只是周公还需要辅佐周成王,因此让周公的长子伯禽代替前往鲁国。伯禽到了之后,鲁地仍旧不安定,伯禽通过积极主动的武力征服和“变其俗,革其礼”的文化征服,最终才使得鲁地安定下来,担当起“为周室辅”的责任。因为此地的殷商遗民反抗依旧强烈且力量强大,还是周公平定的此地,因此周公分封于鲁

召公封于燕,其实和周公的道理差不多。周公东征的时候,召公也带军参与了平定叛乱。在平定了“三监叛乱”之后,周公向薄姑、奄国挺进,而召公带领另一支军队,前去追击向北逃跑的武庚残部。召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武庚势力赶出了原本的殷商势力范围,这是召公分封于燕的原因。而且,北地的戎狄力量依旧强大,需要燕国维护西周北方的安全。

燕国东有孤竹,北有蓟,同时还能联系肃慎,燕国的位置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召公辅佐成王,也是让长子前去[_a***_]。燕国立国之后,通过和平的以及武力的手段,军事力量迅速发展,守住了东北肃慎到燕国,燕国到镐京的交通路线。燕国初期,燕侯频繁去镐京或者洛邑朝见周王,是西周王室北方的重要屏障。

除了宗室之外,西周还分封了其他功臣为诸侯,其作用亦是代表周朝前去统治。在这其中,以姜太公分封的齐国为典型代表。

从这时起,齐国就有周王室赐予的“征伐大权”。征伐的范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可见齐国是诸侯中的大国。因为齐地的莱夷等势力强大,且反抗周王室的统治,需要强武有力且富有奇谋的姜太公前去镇压、抚育。姜太公实行“尊贤尚功”的用人原则和奖励生产,使得齐国很快强生起来。在西周中期,齐国经常参与征伐淮夷的战争,确实实现了当初“夹辅周室”的作用

综上所述,周公、召公、姜太公之所以被分封的这么远,就是因为当地的反抗力量太强大,换做一般人去显示不出西周的决心。再者,周公、召公曾平定了鲁地、燕地,把他们分封在那里也名正言顺。而且,这些地方都是战略要地,周王朝要想有效统治,必得派心腹重臣前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周朝有没有造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wnw.com/post/57101.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