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ihdff

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图片

nihdff 03-28 33
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图片摘要: 请问“公元前”是什么意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怎样计算的?请问“公元前”是什么意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怎样计算的?公元的来历是跟基督教的耶稣有关,耶稣出生的年份被西方国家称为公元元年...
  1. 请问“公元前”是什么意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怎样计算的?

请问“公元前”是什么意思?中国千年历史是怎样计算的?

公元的来历是跟***教的耶稣有关,耶稣出生的年份被西方国家称为公元元年,恰巧的是这一年刚好又是西汉汉平帝的原始元年,以这一年开始之前的年份就称为公元前,而在这一年之后的年份就称为公元多少多少年,也就是我们现在在的年份是公元年,公元元年之前就是公元前的年份,也称为公元前多少多少年。

虽然说现在很多认为是耶稣诞生于公元元年,但是也有不少推测认为是耶稣出生在公元前四世纪,但是为了体现出来耶稣的特殊性,所以就把耶稣定位为公元元年也做为精神信仰的重要性,其实耶稣出生的真正年月其实并没有人能真正知道,说服力也比较低,但是西方的主要国家把这个特殊性定了下来,整个世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来做。

对于这个记录年份的规定其实说真的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较好,这样在交流上面不会出现太复杂的偏差,就好比现在的公历,所有国家都用这个,这样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就比较方便了,而公元年限记录其实也是一样的,可以真正做到在记录年份的时候的统一性,当然用谁的来做基本记录其实就要看当时谁有绝对的话语权了,强者制定规矩弱者只能遵守,当然当到了一定时间跨度的时候就会变成惯例。

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的历史计算其实就是按照这样来计算的,公元元年就是西汉汉平帝,在汉平帝之前都叫公元前,秦朝以及以前都是公元前的年份,周朝的年份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之间,商朝大约是公元前1046到公元前1600年之间,传说中的夏朝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2070年之间,加起来大概4000多年的历史,加上往前推一点传说中的年代,基本上就在公元前有接近三千年的历史,加上公元2000年基本上算是五千年了。

公元的起始点,在我国就是西汉的王莽完全掌控西汉最高权力的那一年,也就是汉哀帝死后的第二年,此之前的年代,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元前。

“公元”曾经被称为“西元”,是清朝末期的时候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纪年方法,民国时***用过,新中国成立后也正式***用这种方法。西方的公元元年是西方***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我国清朝以前的古代都是***用帝王纪年的方式。比如汉朝以前的周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想记录某年代的历史就***用周文王某某年、周武王某某年、秦昭襄王某某年。到了汉朝,汉武帝十九年时,则为自己取了年号“建元”,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年号,此后沿用至清朝。

而汉朝至元朝,一个皇帝常常有很多个年号。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而武则天有18个年号。可是,年号多了对于人们用起来也是麻烦。到了明朝朱元璋觉得年号太多了,对民间很是困扰,于是下令推行一个皇帝只能使用一个年号,不得随意更改。从此之后,明清两代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只有明英宗有“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因此人们也经常使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的皇帝,比如万历皇帝,洪武皇帝,崇祯皇帝,乾隆皇帝。

另外,我们常常所说的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从炎黄时代黄帝时期算起。传说皇帝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的黄河流域那时候的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结为炎黄联盟。后来,炎黄集团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发生争夺大战。炎黄联盟集团打败蚩尤后,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我国的历史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帝以后是尧舜禹,到夏朝建立,这段时期之前属于原始社会。从夏朝以后的商、周(西周东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则属于奴隶社会。从秦始皇统一全国,接着就是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辽、宋、西夏,元、明、清、中华民国,这之前就是封建社会(清朝以前则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社会)。

这也是历史的基本常识。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一历史汉朝知识框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wnw.com/post/63566.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