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ihdff

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商朝 百科

nihdff 03-30 59
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商朝 百科摘要: 周分封制国运800年,而后历代主推郡县制很少超过300年,这其中有关系吗?古代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周分封制国运800年,而后历代主推郡县制很少超过300年,这其中有关系吗?周朝依靠...
  1. 周分封制国运800年,而后历代主推郡县制很少超过300年,这其中有关系吗?
  2. 古代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

分封制国运800年,而后历代主推郡县制很少超过300年,这其中有关系吗?

周朝依靠分封制享受了800年的国运,这就是一个谬论。

为何这样说呐?周朝的历史起于公元前1046年,灭亡公元前256年,经历了32代人,37个王,享国791年,也没有达到800年。

一般情况下,周朝被分为西周东周,西周起于公元前1046年,至于公元前771年;东周起于公元前770年,至于公元前256年;东周又划分为春秋时代战国时代,春秋时代起于公元前770年,至于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起于公元前475年,至于公元前221年。东周和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时间差,差别是春秋战国多了35年,截止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商朝 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周这个概念,一般都不提起了,而是称作春秋、战国,史学界和大众都接受这一概念。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更能准确的表现那个时代特色。

其实周朝的分封制真正起作用的时期也不超过300年,也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西周,只有275年。对比一下,唐朝享国289年、宋朝享国319年、明朝享国276年、清朝享国276年(一说268年,一说296年),如此看来分封制的周朝的国运和推行郡县王朝差不多。(春秋初期的周国,也就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以后逐步缩小)

为何说周朝分封制只享国275年呐?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宗主国的权力降低了很多,只有一个周王的名头,封地也逐渐缩小,对诸侯的控制力几乎为零,基本上连一个稍强的诸侯国都不算了!周王真正享受了分封制的权益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消失了。

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商朝 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庄王八年,即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陆浑戎时,他就曾经想直接消灭了周天子封国。为何最终他没有下手呐?周朝王室之所以能够延续,主要依赖于以下两大理论的支撑:

第一,相互制约理论。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些诸侯国都强盛一时,但谁也没有能力完全消灭谁,这些较强的诸侯国之间互相制约。这时的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谁灭了周国,就是想取而代之,会群起而攻之,属于第二个灭亡的国家

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商朝 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周王无用论。

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封地、权力、军队都大为缩减。对那些较强的诸侯国来说已经毫无用处,威胁不大,即使推翻了也没有多少好处。同时也有可能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共同针对。

哈哈,正如你所说,周朝真正有王制基础的也就300年不到吧,西周!东周的王权到后面基本就没有了。可能300年就是个劫数!好像后朝,即使再强大的,都到这个节骨眼就结束了。

周朝的管理方式是【理治】,见记录论语的三人行中。

周朝初期的分封只为拓荒与繁衍,在分部势力弱于总部之前还能进行以总部为中心的理治,但分部势力超越总部后就不再存在以总部为中心的理治,而是各分部以自己为中心的理治,周朝的共主制名存实亡,合后期的周朝,名存八百年而已。

后世郡县制,流官制,防分部大于总部,但也因流官而扎根不够,根松易垮,能近三百年也不错了。

周朝分封,官扎而不流,如榕树到处扎根,能成就最宽阔的树,只是营养分散,成不了最高的树。

后世郡县流官,任由上出,营养集中,能成就更高的树,但扎根面不广,根不牢,易倒。

想要长久,只有既扎又流。扎根深必须主在,能流动的只有其他人才。现代公司形式恰恰如此,譬如格力的董明珠女士,就感叹自己公司已经成了人才培训中心了,人才培养速度差点跟不上人才的流动速度。

只要董女士在,格力中心思想不会变,能延续,否则一朝班子一期人,能否延续很难说。

对于总部来说,只要分部老总不动,就是扎根深;只要其他人才流动,人才性质的营养终究是归总部调动,不存在周朝后期分部强于总部的现象。

动与不动也是相对的。

如同俄罗斯提拔了普金,前任就可以动了。

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

周朝的管理方式是“分权封建诸侯管治” 。周初分封只为拓荒与繁衍,分部势力弱于总部之前进行以中央朝廷为中心的治理,但分部势力超越总部后以总部为中心管治的共主制名存实亡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变为以各分部多中心的管治,凑数八百年而已。

秦后郡县制流官制,以中央人治权力行于总辖区,但因流官而根据不牢,不及一半三百年也不错了。

长久治国须既扎又流。扎根深必须主官在其他***人才流动,以及强末弱本。

谢谢邀请,谈点看法。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很值得研究

其实周朝的分封制,实质上并没有800年,统一的周朝,即西周王朝的国祚也没超过300年,约280年左右。所谓东周实质天下已大乱,称为春秋战国,已不是一个分封制的统一国家。

再看西周的历史,从文武周公统一天下,经过成康之治的鼎盛,到昭王穆王时代,已王道微缺,其后一代不如一代,直到亡国。与后世的郡县制大一统王朝的兴盛灭亡,轨迹如出一辙。不同点是分封制只有西周王朝一朝,秦以后的封建制延续了许多朝。(商朝不是分封是册封,与周不同)

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古代九卿具体负责什么

中国古代中央***的九个高级官职。周朝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宗伯、司徒、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汉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为大司农魏晋以后设尚书主管各部行政,九卿专掌部分事务,职任较轻。明清时有大小九卿之别,说法上也有差异,殊难确定。以秦制为例,简介如下:

奉常,掌宗庙礼仪,九卿之首(文化部);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安全部、中央办公厅);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安全部、中央警卫部队);

太仆,掌舆马(交通部、装备保障部);

廷尉,掌刑辟(最高***、***);

典客,掌诸归义蛮夷(外交部、民族事务委员会);

宗正,掌亲属(文化部、司法部);

治粟内史,掌谷货(财政部);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税务总局、自然***部)。

中国古代国家官员公卿制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更好的统治国家,开始设立国家官衔的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西汉后三公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秦时的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卿各司其职,太常掌管典礼,光禄、卫尉掌管宫省禁卫,廷尉掌管司法,大鸿胪负责接待诸侯与少数民族来客来访,宗正掌管皇族事务,大司农掌管财政开支,少府负责[_a***_]日用服饰

古代中国,“三公九卿”通常指地位很高的朝廷重臣。三公九卿的官职名称,历朝历代也不尽相同,职责也会有些许差别。

据《礼记》所载,三公、九卿的官职,在夏朝时就已经设立,“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夏、商、周时期,三公九卿的职责,就是辅佐帝王,处于朝廷官员的核心地位。但是,三公九卿中的每一位,具体负责什么事情,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史记》中记载了殷纣王“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西伯昌就是周文王,具体三人分别负责什么并没有说明,应该是同时都掌有军政大权。而周成王则以召公、周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以地域为职责范围。周成王年幼时,周公辅政,又掌管有天下的军政大权。

参照“三公”的职责情况,所谓的“九卿”,应该也就是居三公之下的九位官员。九卿具体所负责的事务,应该也不固定,就看君王怎么安排了。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在夏商周时期,更多的应该只是一种官阶。

到了秦朝,秦始皇以皇帝为至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式的秦朝官吏制度,三公九卿的官职名称,以及所负责的职责范围,自此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1、丞相(汉代曾改名大司徒),是最高行政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负责总揽政务。

2、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是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通常情况下,不会直接领兵。

3、御史大夫(汉代曾改名大司空),这是秦始皇的创举,跟之前负责记录和档案管理的御史不同,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之下有副职御史丞,还有负责掌管侍御史和各郡监御史的御史中丞。在秦之后,因为御史中丞权力极大,可以命令御史弹劾百官,所以,监察的主官逐渐变为了御史中丞。

秦朝的九卿分别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

古代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

九卿,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九卿一词最早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一书中。在金字塔管理模式中,皇帝毋庸置疑的肯定是在金字塔的最顶端,接下来到三公(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再下来就到九卿,在九卿所包含的官员当中,每个朝代的称呼也不大相同。不过也都大同小异。

比如在秦朝,九卿指的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其中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到了汉朝则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亦称九寺大卿。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基本与秦相同。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汉时期的九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延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延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塞雷3分钟解说商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wnw.com/post/64225.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