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nihdff

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原因

nihdff 05-01 30
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原因摘要: 古代三驾马拉的车是什么级别人物乘的?古代车马有多少种?秦朝的马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秦汉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很常见,到后来就没有了?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古代三驾马拉的车是什么级别人物乘的...
  1. 古代三驾马拉的车是什么级别人物乘的?
  2. 古代车马有多少种?
  3. 秦朝的马是什么样子的?
  4. 为什么秦汉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很常见,到后来就没有了?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古代三驾马拉的车是什么级别人物乘的?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

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

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现在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马拉一车的模式。

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

这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三驾马车”这个词也就有最好的,最豪华的意思在里面。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

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现在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马拉一车的模式。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这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三驾马车”这个词也就有最好的,最豪华的意思在里面。

古代车马有多少种?

汉朝以前的马车都是单辕车,至少需要两匹马拉车,这对于并非良马原产地的中原地区而言是有问题的。

到了汉朝,出现了双辕车,这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这项改进对马匹短缺的古代中国意义重大,至西汉中晚期双辕车逐渐开始普及。汉代的马车有多种类型,当时已经不太用于战车了,而是多用于载人装货,根据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细分为皇帝乘坐的“辂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坐的“轩车”,皇太子诸侯王乘坐的“王青盖车”,贵族妇女乘坐的“辎车”等等。

秦朝的马是什么样子的?

秦汉时代正在从战车像骑兵转形,汉代晁错的《言兵事疏》中提到中国的马不如匈奴的马,而匈奴的马也应该是蒙古马,所以说那时中国马很可能和驴差不多。

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的马应属蒙古马种,蒙古马1.3米左右。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零下40度的严寒。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蒙古马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蒙古马被农业部确定为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保护品种之一。体格不大,平均肩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飞节角度较小,稍曲飞,蹄质坚实。被毛浓密,毛色复杂,以青、骝和兔褐色为多。母马平均体尺(厘米):平均肩高128.6,体长133.6,胸围154.2,管围17.4。

为什么秦汉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很常见,到后来就没有了?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这个问题很好,其原因不难猜,但能说清楚的人可不多~ (笑)

西周以后的战车都是四匹马拉的,车上乘有三名甲士(车御、车右、车左),随车还编有多达72名徒卒,此为一乘。

车御:为了便于转向等问题,只有中间的两匹马套在车辕上,它们在辔头左右各结系一条缰绳(称:辔pei)。边上两匹马并不套在车辕上,而是直接系在舆底,辔头上系一根缰绳。因此车御要用双手执着这六条辔驾马御车,拖驾笨重的木制战车作各种战术动作,能够精通此艺者绝非一日之功。

车右:站在在车御的右边,负责在两车交错时用长柄戈、矛、戟等兵器杀伤对方乘员。同时,在战车遇到障碍要跳下车去推车时。

车左:站在在车御的左边,他的任务是用弓矢射杀敌人,同时也是这一乘的指挥官。

在战场上战车必须双车编组,即使车阵被敌击溃战车也不能单独行动,这样两车可以相互掩护,也可以左右夹击。

徒卒:一般多为奴隶,身份地位很低,在战争中属于炮灰角色,但又是方阵的主体。

秦时期,诸侯拥有多少战车成了衡量他们实力的标准。作为当时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战争工具,战车具有核心地位。

战车是基础的指挥单位。史料记载春秋以前为二十二人编制(七名车下甲士加十五名步卒),连同三名车上甲士共计二十五人。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战争规模扩大,各国纷纷扩充了兵力,每乘战车增加到了七十二名徒卒,取消了车下甲士,连同三名车上甲士共计七十五人。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一乘共编三两。作战时甲士在车上,步卒以两为单位随同战车行动。战车为方阵战术的核心,是基层指挥中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战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wnw.com/post/73534.html

阅读
分享